导语
国际战略,是指导国家对外工作的战略谋划,要求在对国家历史方位、外部环境、国际处境、国家利益、综合国力等作出科学评估的前提下,围绕国家总体战略,确定对外工作的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模式、战略途径、战略重点、主要任务、方针政策、策略原则等要素,与国内战略构成一体两翼的国家大战略体系,在全局上指导、协调、推动和支撑各领域对外工作及内外两个大局。在中国走向强盛、民族迈向复兴的重大历史时期,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和罕见风险挑战,谋划和实施与第二个百年蓝图相契合的国际战略,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正所谓,大国兴衰,关键在战略,“邦国系以存亡,政令因之而强弱”。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发展研究所为此约请陈小工、黄仁伟、崔立如、张沱生、唐永胜、吴白乙、邢广程、陈凤英、裘援平等国内战略学界专家和学者,围绕中国国际战略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摘要刊载如下。
问题四:战略安全——世界变局中我国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
问:自从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来,我国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在逐步形成,覆盖领域已细化扩展到17个甚至更多,但是“战略安全”的提法好象没有过,能否具体谈谈?
答: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总体”,现阶段国家安全更要放在世界范围去考察。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密不可分、中国崛起与世界变局时空交汇、复合型安全危机与挑战多发的复杂环境中,战略安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极端重要性更加凸显,应当作为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加以明确。
所谓战略安全,延展我国《国家安全法》的定义,应该指一个主权国家的整体性、全局性、根本性、综合性、长久性利益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状态及其保障能力。这类问题往往具有跨领域、跨国界、跨时空的综合性特征,难以用单一领域来界定。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必须站在世界和全局高度,看待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总体安全问题。这既应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涵,也应是国家层面和顶层设计关注的重点所在。国家安全体系不只是具体领域安全工作的简单叠加,更需要全局性、全方位、全时空、全领域、全过程的战略统筹与战略管控。对关乎国家整体安危和民族盛衰的战略环境、主要矛盾、优先方向、重大挑战、关键环节、突出问题、潜在威胁、安全短板等课题,以及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统筹协调、宏观分析、科学规划、总体布局、重点谋划、风险管控、基本建设等工作,都应该作为首要的战略领域,在中央和国家层面重点加以强化,这是世界主要大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最高机构的普遍做法,也是我们党优良的历史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中国要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要防止犯颠覆性的错误,要有底线思维,说的都是国家战略安全问题,都与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息息相关。
战略安全作为国家安全首要领域,仅从涉外角度看,其理论、战略、政策和实践起码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宏观战略环境。对国家安全的国内国际大环境、世界发展大趋势,进行基本态势和中长期趋势的动态研究,以利于把准国家趋利避害发展的大方向。二是确定战略安全目标。即围绕国家当前与长远战略目标,研究确定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轻重缓急,以及实现和维护核心及重大利益的安全底限与时限。三是评估重大风险挑战。对各类影响国家整体、全局和根本的重大现实及潜在安全风险与挑战,进行跨领域跨时空的动态跟踪研究,重点加以筹谋化解。四是推进战略安全布局。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合理界定国家可持续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空间,进行必要的战略规划并超前筹谋布局,营造有利的战略态势。五是加强战略防控预置。对各类重大战略风险和突出挑战,要未雨绸缪,明确重点经营或防范对象,作出主动化解、预防外交、争端管控、综合反制、政策储备等各项工作。六是建设战略稳定机制。针对主要对手和重大风险挑战,在管控竞争、化解分歧、核导军控、危机管理、金融和网络及战略新疆域等重点领域,推动建立健全相关长效机制,包括大国关系战略稳定机制,确保不受到系统性、毁灭性、突发性打击。七是完善战略保障体系。科学的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外交及国防两个方面、复兴与统一两者关系。围绕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以战略安全为重点,以大视野、大综合、大框架、大系统、大思路,统筹规划和协调各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历史告诉我们,国家重大安全危机和战略风险,大都具有复合型特征,不是单一领域、单个部门所能驾驭的。要增强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集成功能,避免过分强调领域而轻视整体,过分突出局部而弱化全局,过分注重分解而忽略合成,过分局限国内而疏于国际,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目标。
问:当前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美国和西方正力图重新塑造中国发展的周边环境,对中国的战略安全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上演全球之变、体系之变、结构之变。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正在打造“地球村”,重塑社会以及国际关系、人际关系生态。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局部冲突不断深刻冲击战后国际体系和秩序,世界整体性的强化与内在结构的碎片化同时展开、复杂互动,中国国家战略安全的时空背景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超大体量的快速发展、海外利益的广泛拓展,必然在世界范围产生深远影响、导致冲击效应、引起各种反应,特别是霸权国家美国的极度恐慌和战略对冲。美国近两届政府认定大国竞争重新主导国际政治,中国是其首要威胁和主要战略对手,对国际秩序构成“最严重的长期挑战”。据此制定并实施以遏制中国崛起为主轴的全球战略、地区战略和对华战略,扬言要重塑中国的战略环境和周边环境,对华围堵政策更加全面、系统,某些方面甚至无底限。在台湾、新疆、西藏、香港、涉疫、南海、经贸以及人文交流等各种议题上发难,不惜采取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法理战和军事威慑等极限施压手段。尤其是美国发挥制度霸权作用,以“民主对抗威权”、中国“系统挑战国际秩序”等叙事,加快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网络、意识形态等领域与盟国和伙伴整合步伐,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打造各类围堵中国的联盟和“小圈子”。实施以美日印澳为核心的印太战略,打造排华的“印太经济框架”,开启对华经济与科技“脱钩”进程,推出针对中国5G的“清洁网络计划”和全球芯片联盟,重构半导体制造、稀土等战略原材料等供应链,与盟国合作推出“重建更好世界倡议”、“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以对冲“一带一路”建设,强化以攻击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为中心的政治舆论战,掏空一个中国原则并以中国“可能武力犯台”为由强化与日韩等盟国的军事合作和综合威慑等。美国从单边到多边、从地区到全球、从全政府到全西方、从重点领域到全面重塑的零和战略,对我国各领域特别是战略安全形成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挑战和复合性威胁。
问:面对这样的遏制和围堵,中国应该怎么办?
答:未来十几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冲刺阶段,也是中美竞争博弈持续增强的震荡时期。其间世界变局趋势将更加明晰,美国遏华战略将全面展开,中美结构性矛盾将更加尖锐,各类风险挑战将交织缠绕,内外安全威胁将叠加共振,我国国家安全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应该首先把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基点始终放在做好自己的事、看好自己的门上,集中精力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其次,把国家安全各种要素放在“总体”中审视,把各类风险挑战放在世界变局和民族复兴全局中观察,把国家整体性、全局性、根本性、长久性战略安全作为重点关注领域。再次,根据国际国内战略环境的发展变化,针对重点问题和关键难题,全面加强战略谋划和战略统筹,主动谋篇布局、投棋布子,重视战略稳定和风险管控,推进机制建设,争取主动地位,避免犯颠覆性错误。力争循着和平发展的战略轨道,运筹帷幄、趋利避害,以较小代价、较低风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