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版物
“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
点击量:0时间:2019-01-07 11:17:58作者:廖峥嵘

一带一路:中国打开世界的新方式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国家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倡议提出以来,赞美、喝彩之声有之,质疑、反对之声有之。三年来,中国已经与几十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实现了与多个国家发展计划的对接,有关项目快速推进,收获超过预期。与此同时,部分支点国家疑虑上升,主要发达国家冷眼旁观,各种地缘政治经济阻力仍在。一带一路究竟要做什么、怎么做?中国梦如何才能与世界其它国家人民的梦相通相接?中国如何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其它志同道合者一起前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新智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厘清一带一路的定位,增进世人对它的了解,仍是理论研究工作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带一路致力于解决制约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重大现实问题,为改善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动能转换期,增速放缓,缺乏后劲。北美、欧洲和东亚是带动全球增长的火车头,近年来增长全面放缓;发展中经济体保持了较快增长,但缺乏质量和溢出效应,对改善国内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当前技术创新日新月异,3DAI 等前沿技术正在加快转化为生产力,但是还没有出现与“蒸汽革命”、“电子革命”、“信息革命”那样对产业和生产方式带来全面变革的代级技术革命,具有全局性带动作用的技术创新,或者技术集群式创新还有待爆发。总之,做大全球经济红利这个蛋糕越来越难。“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涉及人口约 44 亿,占全球的 63%,经济总量约为 22 亿美元,占全球的 30%。沿线以新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主体,两端是欧洲和中国。一边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发展水平高的一体化组织,一边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强劲、贡献率最大的引擎。如果两端携手发力带动中间,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带、发展带,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无可估计的巨大动能、增量。

当前全球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加剧,严重影响到全球化顺利推进和转型。一方面,全球化大大推动了经济增长,带动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世界经济,使广大人群从经济一体化中受益,积极成果有目共睹。但是另一方面,全球南北差距继续拉大,财富和权力向少数国家集中。蛋糕越做越大,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分到的越来越少。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和投资增速下降,蛋糕的增量逐渐缩小,矛盾更加突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特别是亚欧大陆腹地,长期被边缘化,发展滞后。部分地区甚至还处在战乱状态,基本安全得不到保障,民生极度落后。全球化红利享受更少。一带一路致力于将这些地区带入世界经济大循环,让他们能从参与中获得能量,通过自身发展贡献增量,同时也能分享到更多增长的蛋糕,无疑是对缓解南北差距和世界发展不平衡的巨大贡献。

当前逆全球化潮流四处涌动,为未来增长投下浓重阴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艰难复苏过程,最近开始显露出转暖迹象。但是,政治周期却在经历阵痛,长期积压的一些矛盾接连爆发。先是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代表性国家出现社会动荡,经济下滑,后有英国退欧,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政治极化,要么偏保守色彩的领导人正式登台,要么保守主义势力在国内权力斗争中兴风作浪。受国内政治因素制约,许多国家眼光内转,对待自由贸易、跨境投资、移民的态度日趋保守。另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要么进入增速换档新常态,要么陷入增长瓶颈。在现有发展格局内,跨境垂直分工和产业链创造价值能力下降,利润越来越薄,达到某种“饱和”状态,需要转换增长方式。一带一路提供中国资源与地区分享,利用中国广阔市场、充裕资金、先进技术、优势产能致力打造国际分工、产能合作新模式,致力价值链创新。同时提供中国经验,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务实的态度、大胆的实践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用做大增量为结构调整争取时间和空间。在做大蛋糕同时,注重改进分配方式,兼顾公平和效率,致力于用能够带来实际好处的国际经济合作实践缓解部分地区、部分群体对全球化的疑虑。

 

一带一路立足于应对复杂地缘政治经济挑战,为区域一体化探索中国路径 

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化,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这个多极化又有新特点,持续了两个世纪的西方主要工业国构成的多极格局即将被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共同构成的多极格局打破。未来 10 20 年内,世界前 10 大经济体,传统工业强国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将各占半壁江山。其中,中美两家的经济规模将不相上下,且远远领先于第二梯队。即,多极化大格局下又形成一个两强小格局。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格局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过。权势转移势将进一步催化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发达世界与发展中世界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形势持续紧张,热点此起彼伏,区域国家间政治互信大幅下挫,军备竞赛势头愈演俞烈。东亚繁荣赖以生存的和平稳定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域外大国和周边主要国家因循传统思维,不断巩固政治安全同盟体系,加力防范、遏制中国发展。中国如何崛起成为影响区域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变量。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一方面需要底线思维,适度发展国防力量,以实力守护和平。另一方面又需要探索打破“修昔底德”陷阱的新路径。一带一路倡议选择的发展方向,提出的合作理念,制定的行动计划,展开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发展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避免走传统的国强必霸,争霸必战老路的决心和意愿。

中国所处的亚洲、东亚,有其独特地缘环境。亚洲是一片旧世界,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古文明都诞生发育在这里。亚洲又是一片新世界,现在亚洲有 48 个国家,其中大部分是在二战以后才成立(独立)的,国家年轻、独立性差(依附性强),邻居多、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多,发展条件差异大,是亚洲政治的几个特点。新亚洲的产生是反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斗争的成果,但是亚洲的国界许多是当年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遗产。各国获得独立后,宗主国遗留的划界悬案由新国家继承,带来无穷后患、纷争。亚洲的地缘特点,既是劣势也是优势。中国周边有 14 个邻国,仍然有部分陆海疆界悬而未决,对地缘条件的先天局限,对历史遗留的领土主权纠纷之复杂,体会最深。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形成“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要探索变先天地缘条件劣势为优势的解决方案。邻居既然产生,是搬不走,抹不掉的。亚洲总面积4400 万平方公里,将近北美洲的一倍,但是去掉俄罗斯亚洲部分,也就比北美洲大不了多少。这里面挤住着 40 多个国家,北美洲只有3 个国家。全球化时代,地理的阻隔减少,人口却在增多,亚洲大家庭更显拥挤。亚洲不像北美大陆有两大洋在侧,拥有孤立自守的先天条件、可进可退的调整余地。历史和现实都明白告诉我们,东亚、亚洲国家山水相依、头角相触、难分彼此,中国的恶劣气候条件可以轻易影响到朝、韩、蒙、俄、日,日本的核灾难可以瞬间传递到中、俄、韩、朝,甚至东盟,大家唇齿为依。如果相向为仇,以怨结怨,世世循环,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欧洲人口、国家众多,先天条件与亚洲差不多,就因为矛盾没处理好,打了两次世界大战,教训极其惨烈。现在亚洲有些国家喜欢依附域外势力,谋求扩大自己在地区的利益,历史和现实同样给了我们很多教训。域外势力虽盛极一时,潮来潮去,终是过客。远的不论,近有乌克兰的例子足以为戒。相反,如果区域国家能够放下成见,致力于团结合作、相互促进,拥挤的空间、广大的人群反而可以为彼此提供更多更大发展机会。区域国家独立自由来之不易,东亚已经共同创造出和平繁荣局面,各国宜登高望远,倍加珍惜。

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条件下,各区域整合自身优势,实现资源优化和利益最大化的适当选择。当前世界三大快速发展板块,为北美、欧洲、东亚。欧盟已是高度一体化组织,北美有自由贸易协定,一体化程度也比较高,只有东亚和亚洲,除东盟这个局部的一体化比较成熟以外,其它主要次区域和大国之间,一体化水平均相对落后。中韩自贸区刚起步,就遇到朝核导危机、“萨德”入韩带来的地缘政治强冲击。中日韩三国自贸区进展更显缓慢。中日之间围绕 RCEP 发展方向又出现了重重矛盾。放眼全亚洲,一体化更是无从谈起。亚洲内部的经济循环圈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亚洲从来不是一个经济、文化或者政治概念,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东亚经济圈长期以依附美国,处于美国为核心的垂直分工链下端,技术上高度依赖美国,出口主要面向北美和欧洲,出口换来的外汇主要投资美国证券市场,为美国经济融资。近年来,东亚内部贸易投资增长很快,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区内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逐步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经贸圈。体现出,区域一体化其实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势所趋。但是,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格局一直由域外大国主导,域内大国政治互信下降,严重影响一体化进程。域外大国干预主导下,泛太平洋、印(度洋)太(平洋)等合作区块概念层出不穷,都包含着离间东亚大国,拉一方,推一方,打破亚洲内在联接机理的意图在内。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希望以最大的包容性,将这些相互竞争、相互重叠的一体化议程联系起来,寻找最大公约数,顺应客观规律要求,在真正的区域一体化道路上扎扎实实做些工作,尽早实现区域经济力量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还“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一本来面目,实现区域各国利益最大化,为东亚的持久和平和繁荣创造坚实基础。

一带一路着眼于实践新的发展与合作理念,为开辟新的人类发展道路贡献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新模式。它不同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时代,开发方将被开发方当成原料来源和产品出口市场,从而具有掠夺和经济剥削性质的模式;不同于中心国家垄断先进技术,掌握规则制定权条件下,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所谓自由竞争的市场化模式;不同于新自由主义原则指导下附加各种社会政治改革条件的发展援助模式。它是一种包容各种发展方式和水平,照顾各方舒适度的全新模式。它没有强加于人的政治经济条件,不追求以优势地位谋求更多合作主导权,甚至不强加硬性的合作机制,而是先发现双方合作兴趣点,利益共同点,找到双方都舒适的方式展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中国作为发展比较快的一方,愿意提供广阔市场、充裕资金、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帮助其它国家一起发展,欢迎他们分享中国快速发展新成果,搭便车,赶大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差别巨大,有新加坡、卡塔尔、澳大利亚这样高度繁荣的发达国家,也有阿富汗这样仍处于战乱动荡之中的极贫极弱国家,两极之外,大多数国家发展水平不算高。一带一路建设要穿越亚欧大陆腹地,这里处于文明交汇地带,政治、经济、宗教、种族矛盾错综复杂,国家政权统治基础薄弱,治理状况复杂,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文化传统独特而相互差异巨大,大多缺乏建设现代市场经济所依赖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经济基础。一带一路的主要干线上布满地缘陷阱,存在各种政治风险、安全风险、政策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管理风险。这里曾被称为“帝国的坟场”、“破碎的边缘”。一旦大国争霸,这里往往成为争夺的要冲。热战时是屠戮的战场,冷战时是对峙的前哨。征战多,建设少。一带一路建设必须通过这一地带,势将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做出了选择,就不会回避挑战。中国有挑战困难、知难而进的决心、信心和耐心。中国以自身的发展经验为启示,倡导因地施策,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合作与发展战略,立足于通过新的方式解决当地的发展问题。中国相信,沿线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其它地区一样,盼望政治稳定、经济增长、社会繁荣、人民幸福,只要引导得法,启发得当,措施得力,资源有保障,这些地区同样能够实现发展,展翅腾飞。古代丝绸之路曾经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中国愿意以自身努力唤醒古丝绸之路的合作共赢精神,传承古代文明的智慧,造福地区和世界。

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凯恩斯主义、自由竞争理论、比较优势原理、发展经济学等等在其它地区取得一定成效的增长理论、发展理念,难以应对这些地区和国家面临的国内发展落后、国际竞争力缺乏的问题,西方国家奉为圭臬的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也没有给本地区带来和平和稳定。他们搭不上经济全球化的班车,贫穷、战乱应运而生,不但自身陷入了恶性循环,而且影响到周边、地区以及全球的地缘政治稳定,威胁人类和平前景。中国以一种新的合作开发形式介入,为解决地区问题开辟了新道路。中国提出的合作发展模式没有任何一本现成教科书可资指导。中国不谋求输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打破条条框框,先行先试。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积累收获,总结经验,再实践,再总结,逐步形成新的认识和合作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中国不排斥任何行之有效的思想与方案。一带一路建设依托的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合作发展指导原则,离不开发达国家推动国际经济开发与合作的先进经验,遵循的是国际上成功的实践和大家共同认可的准则。同时,中国也看到既有指导思想、原则、规则和经验存在不足,中国需要从自身几千年文明史,近代来以来摆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史,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吸收智慧,启迪来者。通过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辟出合作发展新道路,为实现联合国 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中国智慧。

结 语

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欧洲有评论家认为,新世纪没有第二个国家有足够想象力提出这样的构想。同时也有人怀疑它是不是“大撒钱”,会不会重蹈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在亚欧大陆扩张吸收“边缘地带”归于失败的覆辙。其实,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世上的路是走出来的。事实胜于一切雄辩。近 3 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已经超过 500 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世界上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和支持,先后和沿线国家签订了近50 份政府之间的合作协议,以及 70 多份与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在内的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议。经过共商,推动共建了一批标志性的合作工程,如印尼的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中国和老挝之间的中老铁路,还有一批港口和其他设施等。正如一位亚洲国家深度参与人士所言,一带一路好不好,应该去问当地人民的感受,而不是远离重洋的分析家。一带一路有没有意义,应当亲自去看看建设中的港口、产业园区、油气管线,看看来来往往的中欧班列。

当然,一带一路还仅仅是一个雏形,更多的是有待实现的愿景。“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随着一带一路快速推进,伴随的将是更多更大挑战。一带一路快速推进,三年时光转瞬而逝。对于研究工作者来说,这三年也是认识不断深化,追赶飞奔现实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发展研究所的主旨是围绕影响中国和平发展的问题开展形势和政策研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新一届党中央做出的战略抉择。我们认为,新形势下践行和平发展理念的理想平台就是“一带一路”。希望通过组织实施“一带一路”相关课题研究,把中央关于和平发展、关于如何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如何打造以经贸为基轴的国际关系新纽带等一系列新构想、新思维贯彻进去,推动和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不断走向深入。“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是改变世界”。一带一路要实现它的愿景和承诺,关键还是靠实践,需要中国与信念相通、志同道合者一起努力,靠千千万万人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各显其能,各展其才,只争朝夕,加油干。相信历史会给出中国期待的答卷。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