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日本对华政策两篇
点击量:0时间:2019-01-07 11:17:57作者:张云

在《从安倍政府国内政治资源看中日关系》一文中,作者指出中日关系经历了2012年“钓鱼岛国有化”和2013年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严重冲击后跌入谷底。经过双方努力,以201411月和20154月两次习近平-安倍会谈和201511月李克强-安倍会谈为标志,中日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缓和。然而一方面,安倍内阁反复强调重视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近期任命外务省“中国通”横井裕担任驻华大使,旨在加强对中国的分析、理解和沟通,以期改善双边关系;另一方面日本似乎越来越朝着“处处与中国过不去”的方向发展。1月中旬,安倍在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对中国在海洋问题上的作法提出尖锐批评,认为中国在海洋问题上咄咄逼人,提出国际社会要一致对挑战国际秩序的行为发出声音;去年在亚投行问题上,日本是西方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同美国一起没有加入的国家,而且表示质疑的调子比美国还要强;在印尼等国家的高速铁路等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上,中日之间的竞争意味似乎超过了促进地区互联互通本身。对此,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记者会上针对中日关系说,“日本政府和领导人一方面不断声称愿意改善日中关系,一方面又刻意到处给中国制造麻烦。这是一种典型的双面人的做法。”我们应该如何来解读安倍政府这些互相矛盾的信息?“重视中国”的信号是否都不可信?“对华强硬”的信号是否都应全信?这些认知将直接关系到对日政策的选择,因此本文主要从日本国内政治角度进行分析。

在《日本“拉住美国”战略需求与对华“战略无视”》一文中,作者指出从国际层面认知安倍政府的“双面人”对华外交不能够拘泥于中日关系双边框架。双边关系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国家对于另一个国家的认知基础上的政策选择的结果,然而从深层次讲是建立在这个国家对于国际体系基本认知基础上的衍生,日本的对华外交也不例外。要理解日本的对华政策,首先需要理解日本是如何看待国际关系,换句话说,需要回答日本的国际秩序观是什么的问题。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分析安倍政府对美、对华外交的背后逻辑。